It is true that events lasting only a moment may achieve more than courtships which last a year.
的确,有時一瞬間發生的事,比一年的追求還見效。
——小仲馬《茶花女》
錯過了2013年9月上海田子坊“移動歌劇院”的朋友,再也不能錯過即将在思南公館《茶花女》的中國首演。
歌劇《茶花女》是意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家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,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,它還是新中國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劇。歌劇雖改編于同名小說,講述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筆下的一個浪漫的愛情悲劇故事,而小仲馬曾無限感慨的說:“五十年後,也許誰也記不起我的小說《茶花女》了,但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。”
移動歌劇源自巴黎,是一種創新的藝術形式,把傳統劇院的演出搬到街頭,恰如“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
盛夏時節,移動歌劇創始人陳賽特先生攜同19名專業演員,從法國來到上海思南公館。露天演出,不設舞台,不設觀衆席,不收取門票。年輕靓麗的演員,華麗的服裝造型,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文歌曲,将于2016年8月6日19:30華燈初上時分驚喜登場。
移動歌劇創始人陳賽特,法國著名高等學府埃塞克工商大學戰略管理碩士,曾在巴黎就職于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。陳賽特自幼僑居法國,3歲鋼琴啟蒙,13歲從師JosetteMorata(克雷戴爾國立音樂學院),16歲從師JacquelineBourgès-Maunoury(克雷戴爾國立音樂學院),22-25歲從師GeïdikWiot(昂熱國立音樂學院),演奏達到專業鋼琴師标準。同時,陳賽特對自行車、滑雪、網球、擊劍等運動也有廣泛的熱愛。
2013年陳賽特創辦“移動歌劇”,把古典歌劇成功推上街演,曾在法國巴黎、英國倫敦等地多次舉辦移動歌劇表演,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。2016年7月3日,移動歌劇在法國巴黎Place des Petits-Pères廣場表演《茶花女》,把百年經典歌劇從華麗的殿堂搬到車水馬龍的街頭,演員與觀衆零距離接觸,觀衆既在戲外,又在戲中,當日有上千人冒雨觀賞,一時轟動。
從2013年的田子坊,到2016年的思南公館,賽特的歸來書寫了堅持二字,最終走向更自由。
2016年,由上海傑出湘商劉建兵先生引入,法國移動歌劇《茶花女》中國首演落地思南公館,思南公館與淮海路沿線的百年經典建築、名人故居交相輝映,卻又鬧中取靜,正是移動歌劇最佳的演出地點。
思南路一帶是老上海洋房的起點,是當年法租界打造的“東方巴黎”,法式紅色百葉窗和路邊的法國梧桐綠葉互為點綴,讓思南公館這片始于1920年代的建築空間裡充滿歐式風情。思南公館的每一天都有新鮮事發生,在優雅而經典的外表下,處處呈現着時尚年輕的藝術韻味,思南公館最美的要屬傍晚時分,2016年8月6日的傍晚,《茶花女》從巴黎街頭來到的“東方巴黎”的街頭,百年經典歌劇與百年經典建築交彙,時光恍惚、燈影交錯,這一瞬間,怎能忍心錯過?
168年以前,小仲馬在《茶花女》中寫到:“因為我們太忙了,幾乎就沒有時間去愛其他東西”,這簡直就是忙碌于上海的衆生的寫照,8月6日,去思南公館愛一點其他東西嗎?
如需咨詢,請長按二維碼加微信▼